![](/Upload/2019/8/201908165665223.jpg)
News
9月24日,以“建造安全韌性綠色的國家水網之結”為主題的中國大壩工程學會2024學術年會暨第五屆大壩安全國際研討會在宜昌開幕。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的近900名大壩工程專家及學者齊聚宜昌,共商壩工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大計。中國大壩工程學會理事長矯勇出席會議并講話。
市委書記熊征宇致歡迎辭。中國工程院院士鈕新強、張宗亮、周創(chuàng)兵和國際大壩委員會副主席、美國大壩委員會原主席迪恩·杜基等作大會特邀報告。長江委副主任馬水山,三峽集團副總經理呂庭彥,西班牙大壩委員會主席卡洛斯·尼諾特致辭。市委副書記、市長馬澤江出席。
矯勇指出,2011年,中國大壩工程學會在宜昌召開了第一次學術年會。從宜昌出發(fā),學會的學術年會成為了聚集廣大水利水電科技工作者和工程師的一個重要平臺,在促進學術交流、提升壩工行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水平、推動行業(yè)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時隔13年之后,學會的學術年會再次牽手宜昌,意義重大。中國大壩工程學會要以此為新起點,按照“聚焦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的改革目標,認準水庫大壩作為“水網之結”在構建國家水網中的樞紐定位,深入研究與水庫大壩安全相關的重要課題。希望廣大專家學者用好年會平臺,共同推動壩工行業(yè)的科技創(chuàng)新和技術進步,為把水庫大壩打造成安全韌性綠色的“水網之結”貢獻力量。
熊征宇表示,宜昌因水而生、因江而美、因壩而興。當前,全市上下正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長江、視察湖北、首站到宜昌時的殷殷囑托,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推進四化同步發(fā)展,深入實施“雙碳引領、樞紐賦能、強產興城”三大發(fā)展戰(zhàn)略,謀劃建設三峽(壩區(qū))統(tǒng)籌發(fā)展和安全綜合試驗區(qū),加快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級宜昌。隨著三峽水運新通道、引江補漢等國家重大戰(zhàn)略工程加快啟動,宜昌的戰(zhàn)略地位將更加凸顯。希望廣大院士專家持續(xù)關注三峽、關心宜昌,推動更多科研項目和前沿技術落地宜昌,共同服務保障國家重大戰(zhàn)略工程建設,將宜昌打造成為向世界展示大國重器、國家實力的重要窗口,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中國大壩工程學會是國家一級學術團體。本次年會由中國大壩工程學會和巴西、西班牙、美國大壩委員會聯(lián)合主辦,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宜昌市人民政府和三峽大學聯(lián)合承辦,包含開幕式、中國大壩工程學會科學技術頒獎典禮、水庫大壩科技創(chuàng)新基金設立及捐贈儀式、主題報告、專題研討、學術論壇等系列活動。
宜昌是三峽大壩、葛洲壩所在地,以0.2%的國土面積,裝備了全國7%的水電裝機容量,是全國水庫庫容最大的市州,全市總庫容515億立方米,建有各類大壩455座,被業(yè)界專家譽為“世界大壩博物館”。
(源自宜昌水利)